下载并安装并注册Telegram应用,打开主界面,点击右上角“搜索”图标,输入你想找的人名或者用户名,筛选搜索结果,点击对方头像进入资料页,选择“发送消息”即可开启聊天。通过全局搜索查找兴趣关键词,浏览相关群组和频道,加入后主动在群内发言或私聊成员。使用Telegram内建的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允许定位权限,展示周边用户和群组,主动发起聊天邀请。利用第三方网站或渠道查找热门公开群组或频道,复制链接后在Telegram内加入,找到群内有趣的人搭讪互动。同步手机通讯录,看看哪些好友已经使用Telegram,直接发起会话。如果需要,你还可以访问Telegram了解更多新手攻略和高级玩法。
利用全局搜索功能快速锁定目标
搜索用户名或手机号添加好友
输入对方信息:在Telegram主页右上角点击放大镜,输入想联系的人的用户名(前面加@)或手机号。这个和微信不太一样,Telegram对于用户名的要求是全球唯一的,只要知道对方ID,不管他在哪国都找得到。很多小伙伴担心手机号会暴露,其实对方只有在你们互加联系方式或者同步通讯录情况下,才看到你的号码。核对身份信息:出现结果后点进头像,别着急私聊,先看下完美的用户名、头像和简介,最好确定下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,避免认错尴尬。发起第一次对话:点“消息”直接发个问候,不用客套废话,可以根据对方兴趣标签或者资料页内容来个简单自我介绍,别人收到消息才更愿意理你。
去年我帮朋友运营副业项目,很多海外合作者我都是这样搜ID加上来的。开始会很生涩,但熟练了基本都能高效锁定目标,避免尴尬和打扰。
模糊关键词搜索兴趣群聊和频道
输入相关关键词:比如你喜欢摄影、美食、编程、AI,直接在首页搜索框里丢进去相应英文或中文词汇,Telegram会展示所有带这个词的群组、频道以及用户。这个功能比QQ和微信好用多了,无地理和隐私限制,全球爱好者都能搜出来。筛选高活跃群组:群组多但鱼龙混杂,可以点进去看群描述、加入人数、群活跃度,以及管理员介绍,一般好群会设置可见公告和活跃聊天记录。主动加入和互动:遇到对胃口的群组,点“加入”立马进群,然后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发言,或者点私聊窗口,跟某个成员互动开聊。这种社交方式非常适合想拓展朋友圈子的朋友。
其实我去年入职一家互联网新媒体公司时,90%同事都是在Telegram国际相关技术群里结识的,沟通比国内社交媒体更直接随性。
借助附近的人功能发现本地新朋友
开启定位权限显示附近用户
在菜单里找到附近的人:在Telegram左上角菜单(最左边三横杠),点开后选择“联系人”,下拉找到“附近的人”功能。首次使用需要同意地理权限,Telegram会弹窗提醒。这功能有点类似陌陌、微信摇一摇,却又更自由。浏览本地用户和群组:系统会自动显示与你物理距离最近的用户和附近公开群,有的愿意展示昵称和简介,你可以逐个看简介。主动发起聊天请求:选定感兴趣的人,点开头像,对方如果没设置限制,直接就能发信息,可以说自己是附近推荐看到的,拉近彼此距离。如果对方愿意交友,基本都会收到热情回复。
我有次去厦门旅游,临时想找当地吃喝玩乐信息,就是用附近的人功能加了几个本地博主,对方不仅带我游玩,还在群里介绍了更多朋友,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利用附近的群组参与本地活动
查看地理位置相关的群组:在“附近的人”下面,直接会有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各类生活、兴趣、商务群,往往驻扎着有共同需求的本地人。点进群聊互动:进群后先礼貌自报家门,然后看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聚会、活动、二手信息、拼单等内容。参与线下或线上交流:如果你想扩大朋友圈,可以跟大家约线下咖啡,或者直接线上私聊几个看着靠谱的伙伴,能迅速把单向社交变成实际交流。
分享下我朋友的经历,他去年搬去深圳,因为用这个功能不仅找到了合租室友,还加入了篮球俱乐部,轻轻松松融入新城市。
加入主题群组和公共频道拓展人脉
通过第三方渠道收集优质群组链接
查找群组收录平台:很多Telegram群主会把自己的群组、频道发布在公开站点上,比如@GroupHelpBot、Telegram群组导航等,也可以用Google搜“telegram 群组收录站”。筛选高质量兴趣小组:一般大型平台会按类别、活跃人数、管理严格程度打标签,优先选择这类已通过筛查并维护活跃的群组。用链接加入目标群组:复制群组t.me链接,回到Telegram搜索栏粘贴后直接进群,或者用官方群组邀约方式进群,能省下很多时间。
我自己熬夜筛群时,几十个无效链接或者纯广告群踩过很多坑, 大家一定要多比较、宁缺毋滥,进群先静观一会再发言。
直接在Telegram全局搜索查找官方频道
使用群组关键词精准定位:直接在Telegram搜索框输入兴趣/行业/关键技术词汇,优先找带有官方认证标志或者简介非常专业的频道。浏览频道内容和成员列表:频道不像群聊那么吵闹,更适合“潜水型”新人。你能查看所有频道历史信息、公告,有助于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阵地。主动在频道内与管理员互动:遇到你很感兴趣的频道,不妨通过私聊表达参与意愿,部分频道管理员会邀请你进内部讨论组。这是社区融入最快的方式之一。
几个月前我就是这样,在一位技术大V的频道里留言,没想到对方同意拉我进私密小组,后来还升级成合作伙伴。
同步手机通讯录揪出身边的老朋友
开启通讯录同步找已注册好友
打开Telegram设置页面:上线后点设置齿轮,找到“隐私与安全”-“同步联系人”选项。授权实现自动同步:允许App访问你手机联系人,App会自动检测通讯录里谁也注册了Telegram。有红点说明对方在线,不在线的也能留言。直接发消息重新联络:揪出好久未联系的老朋友,发句主动问候,对方也能第一时间认出你。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老朋友的突然联系,易于破冰。
我有个老同学前几年一直失联,前阵子才在Telegram被系统提醒“你认识他吗?”,我们一聊,发现很多同步兴趣,重新建立了紧密联系。
利用辅助工具导入新联系方式
导出通讯录Excel或VCF文件:如果你的老号、旧手机通讯录没上传,可以通过导出格式,导入到新手机。在App中选择导入外部联系人:进入Telegram设置,选择同步/导入功能,将文件上传。刷新查看是否有新注册联系人:App扫描匹配后就会提示你,随时找机会重新聊天。这招特别适合换号、切换手机,不怕遗漏老熟人。
好友搬家、毕业、彻底换了号没联系上的话, 用这招,基本都能找回大部分社交关系。
借力社交媒体扩列和引荐
在微博、知乎等平台寻找TG群分享
搜索“telegram 群组/加群”标签:国内很多社交媒体用户会在微博、知乎、豆瓣等地分享自己的Telegram群组、频道邀请码。私信群主或参与讨论:直接留言索要加群方式,往往会有热情群主拉你进群。保存并定期刷新资源: 建自己的加群小本本,遇到靠谱的随时记录下来,别怕有沉没成本。
我经常逛知乎的Telegram兴趣话题区,能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群主和群友,还能交换群资源,有些人还做专业的群资源整理。
主动在行业交流群或活动中收集Telegram联系方式
关注行业微信、QQ群的动态:有些活动会发布Telegram同步频道作为备份和国际合作区。私聊活动主理人或讲师:直接说明想加入Telegram圈子,对方很愿意拉你进来,大家都盼着扩大人脉圈。整理联系人扩展社交图谱:收集来的TG号和群,可以同步进自己的备忘录,不怕以后用不上。
我帮朋友运营出海游学社群时,这招派上大用场。一次课程结束后,主动加讲师TG,三个月后顺利谈了场合作。
电报常见问题解答
Telegram如何保护我的聊天隐私?会不会泄漏个人手机号?
Telegram最大的卖点就是隐私保护。你可以只通过用户名和用户ID来交友,没必要暴露真实手机号。对方除非在你通讯录里或者互相关注,一般看不到号码。即使有人认证了你的用户名,他最多只能看到你公开设置的信息。如果你比较介意隐私,在“隐私安全”设置里把手机号可见范围调整为“没人”或者“我的联系人”,这样陌生人完全看不到你的手机号。 聊天内容传输默认端对端加密,特别是私聊和“秘密聊天”模式下,连Telegram官方都无法读取对话内容。可以放心交友,不怕被窃听。
为什么我在Telegram上加人或者发消息经常被无视?
这个问题其实很常见。 外国用户尤其是在公开频道和大群里的人,通常防止骚扰会开消息验证或者“陌生人自动屏蔽”功能。如果你贸然加他们为好友,对方很可能收不到你的信息。 先从共同兴趣群里“刷脸”,多在群里活跃,被对方注意到后再主动私聊,成功率更高。 如果你的账号刚注册没多久,没有完善简介和头像,大概率会被判定为“垃圾号”,别人也不会轻易理你。所以 早点优化自己的资料页面,展示真实兴趣和状态,慢慢建立信任。
Telegram加入的群聊太多,消息看不过来怎么办?
Telegram支持频道、群组以及秘密聊天同步,非常便于扩列,但信息爆炸也是个大难题。我的经验是,把常用的群组拉进“文件夹”分类,比如朋友群一个文件夹、学习资源群一个文件夹,这样可以快速切换定位(设置-文件夹-添加新文件夹)。特别喜欢的群,可以设置置顶;不常看但不舍得退的群,就直接“静音”消息提醒,避免骚扰。如果担心错过重要信息, 关注频道的公告和“已读”标记,定期归类和清理,保持聊天区井井有条,也能提升你的聊天体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