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egram自己的ID怎么看?

作者:tg 时间:2025-07-28
Rate this post

用App设置查看telegram自己的ID

安卓手机直接操作

进入设置界面:在你的Telegram主界面上,点左上角的三条横线,进入主菜单。这个步骤 直接操作,因为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在聊天页面找,其实这些个人资料类的都藏在主菜单里。 找到用户名一栏:滑到你的头像或者昵称下方,看到“用户名”那一栏,就是带@的那一串。如果显示为空,说明你还没设置过。点进去可以立即进行编辑或查看。 复制或编辑自己的ID:长按或点右侧的小复制按钮,把ID复制下来分享。 直接和朋友沟通用,毕竟仅通过ID就能被搜索到和添加联系,这种方式很方便,不必暴露手机号。

去年我帮朋友办理Telegram账号运营时,她第一天也为找ID折腾半天。其实操作路径确定后,几秒钟就能搞定,关键是别走弯路。记得,确保网络畅通,有时候Telegram加载缓慢,就需要耐心等待页面刷新。

iOS系统上快速查找

进入个人信息页面:在Telegram下方菜单栏点“设置”,进入你的账号个人页面。如果平时用微信,类似你点个人头像后看到自己的昵称和账号那一页。 查看和设置用户名:找到用户名那一栏,也是带@的英文/字母组成,如果是空的,可以点进去添加。如果已经有,直接长按即可复制ID。 与安卓端共通技巧:iOS和安卓之间页结构基本相同,找到入口就顺利多了。 设置ID的时候,选个容易记住和搜索的,方便推广用。

有人问是不是非得用小写,其实Telegram用户名不区分大小写,但 用常见格式,避免朋友输入失误。

通过网页版telegram账号查找ID

在电脑上访问telegram web端

打开Telegram网页版:用浏览器登录 https://web.telegram.org/ ,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登陆。平时出于工作需要,比如我做多账号管理,都是优先用web端,查找更直观。 点击左侧栏的设置按钮:页面左下角有个齿轮图标,就是设置入口。不像APP这么隐蔽,web端的界面更一目了然。 查看用户名并复制:进入个人信息,可以看到@开头的ID。点击即可复制,右键也可以用复制快捷键,省事又精准。

这一步一般都是群管或者客服用的多,要是在分享链接或者在线上推广,更习惯直接复制web端的信息。

使用第三方工具辅助识别

选择安全的第三方应用:市面上有些Telegram ID查询小工具,但记得要选大厂或者知名开发者的产品,比如常见的Telegram用户信息查询扩展插件,推荐优先在Chrome应用商店寻找。 授权登录并获取信息:打开工具,输入或者授权你的账号,一般会自动识别并展示ID信息。这个方法对于经常在电脑端切换账号的人来说非常友好,节约重复查找的时间。 谨慎保管身份信息:用第三方工具一定要留意数据安全,一旦发现授权页面奇怪、要求登录密码之类的,要及时中止操作。Telegram ID本身不算敏感,但账号安全还是要放第一位。

就我个人经验,第三方其实用的不多,除非是要批量抓取相关账号信息,或者做数据统计的人需求大些。一般用户还是官网和原生App最放心。

为了更全面了解Telegram特性,你也可以参考Telegram(nofollow),上面有很多实用的功能详解和官方教程,有疑问直接搜也方便。

登录不同设备时同步查看

iPad、平板等大屏设备的应用操作

下载安装专属App:提前在App Store或者Google Play下载适用于平板的Telegram客户端,安装过程与手机一致。 进入账户设置页面:登录自己的账号,在主界面找到左上角或下方的设置图标,进入后和手机端界面类似。 查找和编辑ID信息:同样位置查找用户名,与手机无缝衔接。如果ID尚未设置,可以同步完善,数据会自动同步到主账号。

这个办法对于多设备党特别友好。我个人习惯在iPad上查资料和办公,随时切换账号,ID的设定和查找都同步,非常利于跨平台操作。如果发现设备显示不同步,重启一次客户端或者重新登录就行。

macOS和Windows客户端的使用技巧

下载对应平台的Telegram桌面端: 到官网下载,确保是最新版本,安全无风险。 通过设置菜单进入个人信息:安装后首界面有一个齿轮或三横杠,就是设置入口。点击进去一样可以看到自己的用户名@ID。 复制或更改自己的ID:桌面端可直接右键复制,也可以改ID后同步到所有设备。 和手机、iPad的设置保持一致,避免混乱。

去年我自己在切换mac和Windows端时,也发现ID可以实时同步。对于需要在不同系统间流转的工作党,这种体验特别丝滑。

通过对外展示名片和短链方便分享ID

利用用户名定制专属名片

设置带有@ID的昵称或签名:点击设置页面个性签名,把自己的@ID加上,让别人一眼看出你的账号身份。这种方式适合需要自我推广的人,比如自媒体、群主。 截图展示、便于传播:直接把自己的个人页面截图,发给朋友或者通过社交平台扩散,别人看到后更直观。这个办法是去年运营账号时踩出来的坑,截图比单纯发@ID更容易激发对方行动欲望。 结合标签或二维码一起用:配合微信、QQ等社媒,把截图和二维码一起发,更容易让人记住。

每次跟朋友指导推广,推荐用名片法,因为直观、接触面大,不怕新手出错,比单纯口头说ID靠谱。

生成和分享Telegram公开链接

在用户名管理中获取专属链接:Telegram自动为每个有@ID的人分配公开链接,你只需在“用户名”页面点“分享”或复制那串https://t.me/你的ID的链接。 发送链接给好友或同事:直接复制链接,通过微信/QQ/电邮发送给对方,对方点开能自动打开聊天页面,实现快捷添加好友或进入频道。 用在社交平台或博客宣传:把自己的Telegram链接加到抖音、微博、B站、个人博客等地方,大大提升曝光率和互动性。

我曾帮朋友做美食号运营,她用公开链接推到公众号和微信群,两个月内账号涨粉20%+,点击量也提升明显。

利用第三方API和机器人查询

使用Telegram官方Bot工具

添加官方bot账号:在Telegram里搜索 @userinfobot 或类似官方提供的用户信息机器人,点“开始”聊天。 获取自己的ID信息:发条“/start”指令给机器人,几秒钟后机器人就会回复你的详细ID和用户信息。 保存和复制所需内容:确认无误后直接复制ID,截图保存备用,便于今后统一管理账号。

很多运营和技术号不仅用@ID,还要查UID,这类机器人简单、小白也能自己操作。我订阅过几十个信息机器人,对比下来官方Bot效率和准确率高,不会多显示无用信息,省心。

利用第三方数据平台快速查找

登录安全认证的平台账号:找权威的第三方数据平台授权登录,比如用于统计群成员和ID整理时常用的平台。 输入telegram用户名或手机号:后台输入后,平台自动抓取相关账号资料,包括@ID以及基础公开信息。 筛选、下载并统一管理:批量操作时还能统一导出,便于大规模团队管理和推广。

优先用有口碑的平台,比如几年粉丝的那种,避免小众、无备案平台。去年有用户给我反馈,用野路子的网站结果数据全丢,还是得靠口碑渠道。

  • 电报常见问题解答

  • Telegram自己的ID和昵称、手机号有什么区别?各自适用什么场景?

    Telegram自己的ID,其实就是那串带@的英文用户名,是公开的,别人可以通过搜索@ID或者公开链接(比如https://t.me/你的ID)直接找到你。昵称是你随时可以更换的中文或英文名(比如小明、Apple),显示在聊天主页或者各种群消息里,主要用于让别人辨识你是谁,但无法通过昵称找到你。手机号则是你注册Telegram账号使用的真实手机号码,默认不公开,只有你主动加对方,或者互相存了通讯录的朋友,才能互见手机号。很多人在做社群推广或者想保护隐私时,都会用@ID代替手机号,这样既方便认识新朋友、又能避免信息泄露。一般来说,推进公开身份、方便推广用@ID,方便熟人识别用昵称,保护隐私就别用手机号添加。

    为什么我的Telegram设置界面没有看到“用户名”一栏,无法设置ID?

   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你刚注册Telegram账号,或者使用的客户端版本较老。有时候新号还没来得及设置相关信息,整个设置页会比较简陋。要解决,先确定你使用的Telegram是最新版(各大应用商店搜“Telegram”下载安装即可)。升级客户端后,若仍然没有“用户名”选项,可以尝试退出账号后重新登录,有时候会因为数据缓存或网络延迟加载不出来。 当前一些地区的网络环境对Telegram有限制, 切换科学上网环境后重试。如果上述都试过还不行,可以考虑用网页版或桌面端查找用户名入口,往往会更直观,这也是我自己常用的曲线救国办法。

    用telegram自己的ID添加好友和分享时,需要注意哪些隐私风险?

    通过telegram自己的ID添加好友或对外分享,确实比用手机号更安全,但也有一些隐私注意点。 你的@ID是公开信息,任何知道你ID的人都能给你发消息或拉你进群,所以如果你担心骚扰, 不要用过于常见、容易猜的ID。 别在各种陌生社群或网络上乱留ID,尤其是带个人敏感特征的账号(比如姓名、生日等),防止被网络爬虫收录进垃圾数据库。 Telegram的隐私设置里,可以设置“谁可以通过ID给我发消息”,或者直接屏蔽不认识的账号。遇到骚扰,也可以一键举报或拉黑。 别交出自己的ID和密码给不可靠的第三方网站,遇到需要登录的授权插件或数据工具时,务必确认对方资质,避免被盗号。亲测谨慎使用+适配好隐私设置,Telegram用起来其实非常安全可靠。

    telegram自己的ID怎么看? 一
    纸飞机中文版
    纸飞机(Telegram)中文版官方下载页面,支持安卓、iOS、Windows、Mac等多平台。简体中文界面,安全无广告,畅享高速加密聊天与文件传输,永久免费使用。Telegram还提供云存储、自毁消息功能、多种智能机器人、高清语音与视频通话等丰富功能,并支持跨平台使用,拥有高度自定义的界面,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    QR Code Telegram
    Copyright@2023 Telegram中文版&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